4月11日上午,应我校能源与环境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能源科学与工程热物理专家赵天寿教授莅临我校指导工作,党委书记贾少鑫和赵天寿院士就筹建河南电子科技大学,学校高质量发展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为赵天寿院士颁发“知名信息专家进中工”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主讲证书。随后,赵天寿院士在龙湖校区3号组团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能源转型与储能技术”的学术报告。副校长瞿博阳致辞并介绍学校基本情况。能源与环境学院师生代表现场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研究生处处长郑慧凡主持。
报告会上,赵天寿院士以面向碳中和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大规模、高安全、不同时常储能技术为切入点,从能源转型、现有储能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流体电池等方面详细讲解了我国储能技术的产业研究状况。介绍了关于构建热-电化学耦合理论,建立电极至整个电堆的理性设计方法,进而提出对液流电化学储能的研究展望。最后,赵天寿院士与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赵天寿院士的报告高屋建瓴、思考深邃、旁征博引,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广博充实,言语风趣幽默,讲解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使广大师生对能源转型和储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实现我国碳中和战略目标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通讯员 王晨)
简介:赵天寿,中国科学院院士、能源科学与工程热物理专家。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 Fellow、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 Fellow、中国化学学会会士。曾任香港科技大学工程及环境学冠名讲席教授。曾获Croucher资深研究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香港科大工程学杰出研究成就奖。入选Clarivate/Thomson Reuter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最有影响力科学思想名录。任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主编。赵院士持续研究传热传质与新能源储能理论、及技术30余年。以热物理与电化学学科交叉为主线,建立了流体电池热质传递-电化学反应耦合理论,提出了液态电能载体储能新方法,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SCI引用27,000余次,h-因子达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