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看黄河 青春引领绿风尚
前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共青团河南省委下发的《关于开展万名大学生“返家乡”沿黄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和学院部署安排,能环学院老师、领导以及学生干部积极召开会议讨论活动内容和方案,并且拟定以“美丽中国看黄河 青春引领绿风尚”为主题活动策划。在卜艳萍老师的指导下,线上号召黄河流域周边同学组成“沿黄护卫队”社会实践团队,围绕“河小青”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河小识”助力黄河流域垃圾分类,中原工学院能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为期十四天的环保知识宣传活动。
实践团队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于2021年1月25日——2021年1月31日开展了“河小青”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活动。
在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志愿者们将公园河堤周围的烟头、果皮、及河面上漂浮的垃圾等清理干净,积极的向当地居民派发“河小青”环保知识宣传单,并在人流量大的时段讲解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公园晨练的老人称赞到:“带队老师特别细心负责,同学们也不辞劳苦,部分垃圾钳夹不住的垃圾都是徒手去捡,丝毫没有嫌脏怕累的感觉。”
实践团队共收集了电子问卷、纸质问卷共计623份群众调查问卷,团队成员们详细地了解了当地居民这些年对黄河水质的具体变化情况的感受与对环保知识的认知程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2009-2020这10年时间里,黄河水质有了明显改善,当地居民环保知识素质水平明显提升了。
实践团队成员根据问卷数据统计结果的整理,总结出沿黄居民对于有关保护黄河的相关知识的盲区,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黄河生态保护类科普文章,学习和了解母亲河,提高黄河流域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助力当地可持续发展。
此次活动团队成员们收获颇丰,通过此次活动,让志愿者们真正实践参与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去,美化黄河周边景观,有效的传播了绿色生态观念,增强当地居民的绿色环保意识,进一步凝聚河小青“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共识,营造人人参与生态环保的良好氛围。
为积极响应团省委关于开展万名大学生“河小识”沿黄助力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能源与环境学院实践团队,于2021年2月1日——2020年2月8日在黄河流域展开实践。
实践团队的第一站便围绕黄河流域周边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展开了走访调查。志愿团队分成若干小组,挨家挨户进行访问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并统计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与了解。同时,实践团队还询问自国家开展垃圾分类政策以来居民们的生活变化。
据问卷调查以及走访结果显示,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国家通过实施“二次四分法”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居民以及黄河流域周边景区游客的垃圾分类意识。调查发现,前些年黄河环境状况不太乐观。乱扔垃圾的现象十分普遍。但经过这几年的治理,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黄河沿岸垃圾会有人定期清理,也会有志愿者前来帮忙,如今的黄河沿岸与往年比,已经是不需要再担忧。黄河沿岸附近的村庄也举办过关于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村民们在承诺书上签字,支持保护黄河沿岸生态环境。
调研团队成员们为了进一步加强周边居民们的环保意识,向村民们列举了家中常见的报纸、包装纸、易拉罐废旧衣物、厨余垃圾等如何进行正确分类,并详细说明了有毒有害垃圾处理不当对黄河沿岸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让村民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不仅如此,成员们还将此次实践活动,面向我院师生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利用学院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垃圾分类科普文章,浏览量累计900+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认识到了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就是资源。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践行黄河沿岸垃圾分类刻不容缓,垃圾分类从自身做起,让母亲河继续见证华夏悠久的历史和光明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环境就是民生。是的,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追求与责任。疫情之下,让我们更加深刻意识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作为青少年志愿者的我们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此类活动中,争当生态环保的倡导者、践行者和传播者,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花朵绚丽绽放!